2024年4月19日下午,巴蜀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2024年第5期学术讲座(总第57讲)如期举行。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岳永逸教授主讲,讲座题目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释义:话语权、治理术与生产力”。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孟令法副教授,四川民族学院藏学学院党委书记春燕副教授,我校文学院李国太副教授,中心常务副主任、国际中文教育学院院长汤洪教授,中心向东博士、胡炜博士,以及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单位学生参加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心与国际中文教育学院联合举办,讲座由中心助理研究员罗宝川博士主持。
讲座开始前,主持人罗宝川老师对岳永逸教授的学术经历、学术成果以及本次讲座的内容进行了概述。讲座伊始,岳永逸教授首先从冰岛大学瓦尔迪马•哈夫斯泰因(Valdimar Hafstein)《制造非遗——〈山鹰之歌〉与其他故事》一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入手,阐释了“非遗”概念的被生成、被制造的过程。围绕中国“非遗”的历程,岳永逸指出,从长时段观之,延续了传统中国文化演进的上下回还、流转的内在逻辑。现代民族国家意涵的凸显与赋予,加强了不同阶层群体、行业、地域文化的一统性,家国情怀的激发则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这也导致原本意在保护的非遗转化成一种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生产力,进而形成中国化非遗保护的话语体系与内在逻辑。
其次,岳永逸教授围绕“地方文化的非遗化”,通过天桥印象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福建龙人书院等案例,举例探讨了“房舍”“馆舍”作为“非遗”展示的场域究竟是开放还是闭合等问题。他认为,在非遗化过程中,被称之为非遗的文化已经被资源化,而且是整体性地发生了从前两类向后两类的转换。对作为开放性共有资源的非遗的争抢,引发了所谓的“公地悲剧”(Hardin, 1968)。他通过举例古代乡贤祠、五经博士与奉祀生的例子,说明“非遗”的申报、批复、评估之流程,并非是现代民族国家行政的产物,而是传统中国的行政传统。岳永逸强调,现在应该把非遗传承融入个体生命历程,自觉自愿、心甘情愿的生活传承。我们不应该把小工业当作少数人的享受物,我们更不应该把小工业当作一种人剥削人,甚至人吃人的手段。如果一种小工业形成了这种现象,即使其出品是美无比伦的,我们也不应该对它进行传播。
最后,岳永逸教授指出,个人的非遗——非遗的个人(体)化才是所有非遗的核心,才是将民俗非遗化后应有的终极旨归,并鼓励当代年轻人多去努力尝试,去了解更多关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希望非遗能被更多人知道,在这一番言辞下,激发了更多在场的同学们的热情和对非遗保护的信心。
在互动环节中,重庆工商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单位师生分别就“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国家法张力”“非遗传承的服饰文化”“非遗与国际中文教育传播”等问题与岳永逸展开讨论,现场气氛热烈。最后,参与讲座的老师和同学对岳永逸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编辑:巴蜀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