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专家讲座】 王川: 巴蜀历史名人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3年6月2日
  查看:6
  来源:

编者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坚定文化自信”的伟大号召,这就要求充分发挥以学校教育为主战场的作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的进一步融合。因此,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四川历史名人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怎样做到“三进”,即进学校、进课程、进教材?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怎样让中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为此,2023年4月29日上午8:30,在狮子山校区6教117教室,四川师范大学王川教授为参加该校承办的2022-2023年成都高新区中学历史骨干教师研修班(第三阶段研修)的学员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巴蜀历史名人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专题讲座。王川教授的讲座以历史文化为出发点,以历史教育为落脚点,旨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提升中学历史教育质量。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辉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王川,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四川历史名人文化普及基地主任,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史博士一级学科负责人,四川省专业技术教授二级岗、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教育部历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天府万人文化领军人才“青城计划”入选者,兼任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文联副主席等职务。在本次讲座中,王川教授围绕“四川十大历史人物产生的背景”“首批十大四川历史名人概要”“第二批十大四川历史名人概要”“十大四川历史名人的文化价值”四部分展开。讲座伊始,王川教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讲话“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出“四川历史名人”即巴蜀历史名人这一实例,以及“巴蜀历史名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两个关键词语。随后,本场讲座紧紧围绕“一个实例,两个关键词”徐徐展开。

image.png

首先,王川教授引用了诸经之首《易经》中关于文化重要性的历史记载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化自信”的深刻论断,指出正是在这种历史渊源和时代召唤下,2017年四川省“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应运而生。紧接着,王川教授利用巴蜀之地的雄关美景、耳熟能详的巴蜀名句、家喻户晓的巴蜀历史名人,道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的四川,文化积淀悠久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多元,名人巨匠灿若星辰,文献典籍浩如烟海,在5000多年历史进程中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是基于四川省丰富且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自信”的时代需求,四川省率先启动了“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让历史人物活起来、动起来,不断提升四川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王川教授在讲座中强调,在四川省“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的背景下,2017年“首批十大四川历史名人”以及2020年“第二批十大四川历史名人”的申报、评审工作均取得突破性成果。首批10个四川历史名人分别为大禹、李冰、落下闳、扬雄、诸葛亮、杜甫、武则天、李白、苏轼、杨慎,为此分别成立十大四川历史名人研究中心,同时获批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第二批10个四川历史名人分别为文翁、司马相如、陈寿、常璩、陈子昂、薛涛、格萨尔王、张栻、秦九韶、李调元。与此同时,王川教授对“十大四川历史名人”的申报、评审工作的过程及入选历史名人的生平、历史故事、历史文化价值进行了详细讲解。

王川教授讲座中,特别强调初中历史统编七年级教材对于十大名人之阐述,呼吁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深挖统编历史教材述及的四川历史名人的育人价值,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王川教授在讲座中强调了传统优秀文化之于时代发展的价值,四川省博大精深的宝贵文化资源之于四川省发展的价值,以及四川省十大历史名人之于中学历史教育的价值。他特别指出,全省11320所中小学校按照《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课程和教材体系。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领会“四川历史名人”的文化价值,配合全省专项工作方案实施,做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弘扬者、创造者。他强调中学历史老师应积极行动起来,以传承、弘扬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为契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巴蜀文化的更灿烂的明天而努力。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中午11:30分,本次讲座在研修老师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王川教授同研修教师合影留念。

image.png

【2022级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研究生 录志龙 报道】

【编辑:巴蜀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