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中心举办“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考古发现与研究”专题讲座
[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3年7月2日
  查看:8
  来源:

2023年6月29日19:00~21:00时,中心邀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陈丽新研究员进行题为“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考古发现与研究”的线上学术讲座。该讲座由中心常务副主任汤洪教授主持,吸引了来自四川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山西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广大师生以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物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荆门博物馆等考古文博单位同行的广泛参与。

image.png

陈丽新研究员进行线上讲座

陈丽新研究员从发掘历程、整理研究以及学术意义等方面对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进行了详实的阐述。

一、发掘历程

叶家山墓地位于随州市蒋寨村漂河旁,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现并进行科学发掘。

2011年2月至6月的第一阶段发掘收获重大,清理了墓葬63座、马坑1座,其中重要墓葬有M1、M2、M65、M27等,出土铜、陶、玉等质地随葬器物700余件(套),青铜器达300余件,部分青铜器带“曾”“曾侯”“曾侯谏”等铭文,是判断墓主、墓地年代和性质的重要依据。叶家山墓地国别、年代清晰,被判断为西周早期曾国墓地,获评“201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3年3月至7月的第二阶段发掘共揭露墓葬77座、马坑6座。出土了一大批包括曾侯墓在内的高等级贵族墓葬,其中M111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西周早期诸侯墓。M111墓主为“曾侯犺”,其出土的时代最早、件数最多的编钟最引人关注。本次发掘进一步确证了叶家山墓地为西周早期曾国公墓地。

二、整理研究

叶家山墓地发掘领队黄凤春研究员在发掘之初就提出“边发掘边整理”的理念,此后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叶家山墓地的整理工作始终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认真核对田野记录资料,并仔细记录室内文物整理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叶家山墓地整理工作积极与高等院校、其他科研院所进行多学科合作,欢迎专家学者、考古同行和学子前来观摩交流,一些高校文物考古专业的学生参与了叶家山墓地的发掘与整理,部分学生还以墓地材料为研究对象完成了其学位论文。叶家山墓地公布考古成果快捷,至今大部分重要墓葬的主要资料已公开发表。

叶家山墓地为南北向,墓向较为一致,绝大多数为东西向,排列有序,没有打破关系,是经过规划的西周早期墓地。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可分为大、中、小型,其中既有包括曾侯墓在内的高等级贵族墓葬,也有等级较低的贵族墓和平民墓。出土器物主要有青铜器、陶器、玉石器、原始瓷器、漆木器等,青铜礼器上多有铭文和族徽。七座马坑均无随葬器物。M65、M28、M111为三座曾侯墓,M2为M65曾侯夫人墓、M27为M28曾侯夫人墓,M111曾侯夫人墓目前尚未确认。M65、M28孰为曾侯谏墓、三座曾侯墓早晚关系等问题学界多有讨论。

除公布考古资料外,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围绕叶家山曾国墓地举办了一系列学术研讨会,主要有2011年5月“随州叶家山墓地专家论证会”、2013年7月“随州叶家山墓地考古研讨会”、2013年12月“叶家山墓地国际学术研讨会”、2014年12月“曾国考古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等,形成大量关于叶家山曾国墓地和曾国考古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进了相关考古工作和学术研究。

三、学术意义

叶家山墓地是迄今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西周诸侯国公墓地之一,为西周考古学研究提供了详实的新资料,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突出的学术价值与贡献。

1.为曾国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文字学依据。

2.为拓展西周南土地缘政治和方国相互关系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新视角。

3.为西周王朝四土宗亲封国和治理等诸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可供对比的新资料。

4.出土的各类遗物丰富和完善了西周年代学框架。

5.为西周音乐学研究提供了诸多新材和新认识。

6.为西周青铜冶炼技术和成就的研究提供了最新实物资料。

鉴于叶家山墓地考古出土材料现已大部分在湖北省博物馆、随州市博物馆展出,讲座完成后,陈丽新研究员诚挚地邀请广大师生及同行前往湖北参观与合作。


【编辑:巴蜀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