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中心朱晓舟副教授出席中国近现代史学术论坛暨“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专题研讨会并作学术报告
[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3年7月20日
  查看:7
  来源:

近日,由西藏民族大学主办的中国近现代史学术论坛暨“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专题研讨会在西藏民族大学成功举办。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延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淮阴工学院、四川警察学院、西藏民族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师生50余人参加。西藏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任晓伟教授致欢迎辞。任晓伟代表学校对本次研讨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兄弟院校和各位学者的支持表示感谢,开幕式由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党委书记胡永禄主持。中心研究员、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朱晓舟博士应邀与会。

image.png

本次研讨会分为专家会场和研究生会场。专家会场共有四个半场,上午和下午分别为两个半场;研究生会场设两个分会场。周润年教授、康欣平教授等分别担任专家会场的主持人,张皓教授、陈明副教授等分别担任评议人。

专家研讨阶段,西藏民族大学康欣平教授以《艽野尘梦》为中心对驻藏佐参赞罗长裿被害缘由进行了探析。北京师范大学张皓教授以英国对西藏地理调查和情报搜集史上的一位显赫人物——华金栋为切入点,探究了20世纪上半叶英国寻找地理依据侵占中国藏南领土的策略手段。他指出,在华金栋的活动和建议下,英国自1935年开始向“麦克马洪线”以南中国领土实施“前进政策”。南京师范大学陈明副教授探讨了广州国民政府时期的省制,是如何伴随着国民党内各派系围绕“党统”与“政统”展开的争夺,以及国民政府辖区不断扩大,而被形塑的过程。王悦之副教授探讨了张学良与“二二事件”的前因后果,认为“二二事件”客观上促成了西安事变的最终目标。赵虎副教授将清末新政初期的一个专门机构——政务处——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政务处的困境以及该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以此揭示其背后的朝野政情、近代制度变革的艰难与曲折。余小洪副教授讲述了清末同普县衙址的发现,并分析了这一发现所具有的意义。高栋博士探析了1894年英籍税务师戴乐尔通过靖西外关的事件。赵建民博士着重以国会期成会和预备立宪公会的关系为中心,探究有关国会期成会的系列问题。徐万发教授论述了毛泽东思想在西藏的胜利与发展,包括背景、理论与实践渊源、内容以及意义。林旭老师探讨了朱德在红军长征时期的民族统战工作。柳欢博士对梅·戈尔斯坦中国共产党西藏治理研究进行了述评。朱德涛副教授将第三次康藏纠纷相关问题置于政治安全视域下予以探讨。潘胜强副教授梳理了1920年陕西“评孔风潮”的背景、经过以及影响。仁却老师概述了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藏文《大藏经》以及它在于阗史料研究中的价值。彭新莲副教授主要以三所高校在贵州的建设为主线,分析贵州在抗战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

image.png

中心研究员、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朱晓舟博士,则以刘赞廷康、藏方志为个案,通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即“三交”的视域,对近代涉藏方志展展开了研究,指出这一批典籍是实现少数民族古籍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

张皓教授、周润年教授、张屹教授、史工会副教授和王鹏博士分别担任研究分会场的主持人和评议人。研究生之间互相交流,打开研究视角提供了平台。

周润年教授作总结发言。他认为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成果丰硕。与会专家、学者的一些成果,梳理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中的一些个案,深化了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些领域的研究。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副院长陈鹏辉副教授致答谢词,并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常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

image.png

【编辑:巴蜀文化研究中心】